
陶瓷文化您現在的位置:成都錦漢瓷業有限公司 > 陶瓷文化 >
陶瓷文化
傳承·復興
傳承中華國粹,復興邛窯文化
四川邛窯是我國著名民間瓷窯之一,也是我國古代青瓷的重要產地,邛窯出土的文物在國內外享有盛譽。由于邛窯是最早對陶瓷器進行彩繪裝飾的窯址,釉色豐富多彩、鮮艷奪目,被認為是我國彩繪瓷的發源地。
歲月輪回,歷史滄桑,邛窯在被湮沒了一千多年,于近代被重新發掘,而被埋沒了的邛窯工藝文化,也在近百年被復原。
傳承國粹,復興文化。
在眾多專家的協調下,“成都錦漢瓷業”展開了千年邛窯文化的新篇章!
享譽世界的四川三大遺址
金沙遺址——規模宏大的“古蜀大社”
金沙遺址是中國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一項重大考古發現,2006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三星堆遺址——長江文明之源
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,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,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,被譽為“長江文明之源”。
邛窯遺址——改寫中國陶瓷歷史
邛窯始燒于東晉,發展于南朝,成熟于隋,興盛于初唐,至唐末五代長盛不衰,結束于南宋中晚期,共經歷了約9個世紀。
文化·復興
北有唐三彩,南有邛三彩
邛窯出土的“邛三彩”釉色鮮艷、豐富,有“北有唐三彩,南有邛三彩”的稱號。近年來,根據專家們考證,“邛三彩”燒造年代比長沙窯還要早200年左右,比著名的“唐三彩”、“山西琉璃彩”更要早上好幾百年。由于它是最早對陶瓷器進行彩繪裝飾的窯址,被認為是我國彩繪瓷的發源地。
邛窯還是我國最早使用高溫釉技術的古窯,在中國古陶瓷領域獨樹一幟。在造型上,它充分運用了雕塑藝術的手法,因而器物古樸、生動,具有很高藝術感染力。
國粹之精,歷史之最
邛窯是位于成都平原的一個古代窯址群,它開始于東晉時期,盛于唐,衰于南宋,斷燒于元代,是我國著名的民間瓷窯之一,也是我國古代青瓷的重要產地。邛窯分布很廣,如邛崍什方堂、尖子山窯、成都市區的青羊宮窯、琉璃廠窯、都江堰的玉堂窯、彭州市的瓷峰窯、郫縣的大墳包窯等都被通稱為邛窯。特別是邛崍境內的什方堂等窯址面積最大、窯包最多、時間延續最長、器物流傳最廣、紋飾造型最美、出土文物也最為豐富,是邛窯陶瓷的代表。
國粹傳承南青北白
邛窯工藝稱雄于世。
邛窯是高溫釉下三彩和彩繪瓷的故鄉,在中國陶瓷以“南青北白”而聞名的隋唐時期,邛窯就以釉色豐富、器型多樣、工藝高超而稱雄于世。邛窯先進的工藝對北方唐三彩、湖南長沙窯、安徽壽州窯乃至宋代若干名窯均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。然而由于多種原因,邛窯的輝煌被人們遺忘了。斗轉星移,迷霧洞開。邛窯和邛瓷在沉睡千年之后,終于“一醒驚天下”!
聯系方式
聯系電話:18215554931(蔣女士)
傳真號碼:18215554931
電子郵件:2751148101@qq.com
四川邛崍市臨邛工業園區漁箭路6號